查看原文
其他

聚力文化强国建设 促进提升社会文明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规划《建议》”),把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确立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总体思路、部署重点任务,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三个方面对文化和旅游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乡村到城市,从线下到线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用而不觉”。要把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









传承创新  多维度传播中华文化精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典籍,镌刻着中国之精神、民族之灵魂,是破解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绵延发展的精神密码,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不仅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文化自信的动力与源泉。特别是在规划《建议》中,要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把典籍保护提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最近成了传统文化代言人。由她担任艺术总监的《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后,引发现象级传播,当晚话题阅读量就超过4.5亿人次。该节目依托典籍来讲中国故事,探寻华夏文明弦歌不辍的文化密码。田沁鑫表示:“节目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数千年的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

中华传统文化重点在保护,难点在传承。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怎样以古人之规矩,开今日之生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认为,除了深入地发掘和研究之外,还应该努力让考古的成果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民众。随着5G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包括AR、VR等新的展示手段的出现,新科技手段为考古学的宣传普及提供最大的可能性。通过这些技术,让民众能够看到当时的生活的场景。

让考古学走出象牙塔,让民众认识到考古学是跟我们的祖先在对话,是直接触碰我们辉煌的中华文明的一个学科。通过学者、宣传工作者的努力,在民众与祖先和传统文化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为我们的民族振兴提供精神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说,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体方面也要多提供一些传播健康、文明、向上等内容的信息渠道。网络信息时代内容铺天盖地,对社会有帮助的信息常常湮没其中,更多官方的主流媒体首先需要提升对信息的审核工作及正能量的传播力度,保障文明互联网环境的营造,这样才能有效促进网络文化高质量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将进一步增强。



乡风文明  为乡村振兴奠定精神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是否得到满足,广大农民精神风貌是否能改善,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成效,更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能否迈上一个新台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俞金尧认为,文化本质上是一个地区生产生活方式的凝练和体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区之间密切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之魂,要通过文化振兴帮助老百姓发现身边之美、家园之美、历史之美、未来之美,使文化融入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又使他们的生产生活、互动交流、守望相助等成为新的文化。

“要让老百姓主动参与到文化振兴中,通过引导他们挖掘自身的文化,发现自身的美、乡村的美,构建他们心中的家园感,从而更自觉自愿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各项建设中。”俞金尧说。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传统文化不是远去的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不是过时的皮囊,是民族前进的原力,是根脉。

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就在于凝结了独特的文化追求和精神标识;在历史沉浮跌宕中之所以愈挫愈勇、不断发展,就在于锻造了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文化共同体。

俞金尧建议,对每个重点村落的老人开展口述史调查,梳理本地农村发展的各种故事,重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形成村落文化基础数据库。“要让老百姓意识到乡村的文化,要让他们为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且要促进乡村文化觉醒。”俞金尧说。

文化需要提升凝练,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传统文化保护、培育,并与旅游等产业发展相结合,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和专家学者要发挥帮助引导老百姓文化觉醒,然后行动起来继而实现自我提升的作用。

同时,培育乡村文化主体。挖掘、培育、利用和传承、提升文化要发挥村民和村集体的作用,共同挖掘传统文化当中最让人骄傲的、最有特色的部分,探索重现这部分传统文化的机制和路径。

文化振兴没有按部就班的金科玉律,要打破现有绩效考核的单一模式,要探索鼓励百花齐放的多元路径,在精神层面上激励村民参与乡村文化实践。

最后,鼓励乡村文化创新。鼓励农村地区的创新创业,并且将新时代农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振兴乡村的精神变成村落文化的一部分,与时俱进丰富农村文化内涵,荣耀当代、激励后人。

在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乡村振兴即将全面实施之际,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注重细节  多路径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之后,对于丰富而有品位的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对于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期待更为迫切,必须以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是民法典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宋亚平正在参与筹备一个关于青少年普法的系列活动。“我们想创作一部面向儿童、青少年普法的儿童剧,让下一代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学习和认识民法典。通过作文、绘画的表现形式,把孩子们对民法典的认知呈现出来,汇总成为儿童普法教育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推广,让社会各界都关注民法典。”

文明体现在一些小地方,甚至小到城市里一条街道上的店铺招牌,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审美感受。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在出差到一些城市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从南方到北方,无论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街道上的许多商家招牌统一使用一样的电脑字。有的地方甚至是统一使用黑底白字,或白底黑字,远远看去,极不美观。而一些地方政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要求整齐划一,但是其‘一刀切’的做法,令效果背道而驰,不仅影响城市形象,也影响市民的审美。”

林阳建议,城市文明提升应该从小事做起。街头的招牌字,本身就是一道城市风景。可以吸收中国书法极具个性和表现力的形式,发挥中国书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在街道商铺的招牌设计中,多运用书法元素,用书法艺术来改变城市文明的面貌。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图书馆原党委书记、馆长韩永进提出,社会文明的促进和提升,说得更长远一些,就是要实现“文化强国”的目标。国家的文化强不强,文明程度高不高,需要相应的指标体系。这是一个理论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目标任务,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哪些中国特色的具体指标和标准,怎样把精神生产领域的成果量化、具体化、指标化等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研究,也需要相关部门详细研究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落细落实。


(本文统筹:李琤,文字撰写:薛帅、程佳、朱永安)


2021年3月4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至5版推出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其中第3版刊发

《聚力文化强国建设 促进提升社会文明》

↓ ↓ ↓ ↓ ↓ ↓ ↓ ↓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